熱點背景
2021年中科院發布的權威數據顯示,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高達24.6%,這觸目驚心的數據提醒我們,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遠。2022年全國“兩會”召開期間,有位人大代表建議國家盡快組織編寫統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,讓一線心理健康老師在日常教學中有“材”可依。
模擬試題
有位人大代表指出,目前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形勢仍不容樂觀,需國家統一組織編寫權威教材,讓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。對此,談談你的看法。
參考答案
1.政策出臺的目的、意義。
(1)有效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。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并不樂觀,抑郁、叛逆、自殺等現象頻發,這與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和專業的心理疏導直接相關。因而,編寫權威的心理健康教材工作迫在眉睫。
(2)讓心理健康教學工作有章可循。目前教育部雖已要求中小學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校本課程,也配備了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,但由于缺乏權威標準教材,老師們的教學內容各不相同,教學效果難以保證。因此,統一教材可實現標準化教學,有利于推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。
(3)提高各方重視程度。當前,依然有很多人不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,出現問題一味指責孩子太“脆弱”,部分學校的心理咨詢室也形同虛設。那么,國家出臺統一心理健康教材,既表明政府推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決心,又給老師和家長敲響了警鐘,助推各主體積極參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。
2.政策執行可能遇到的問題。
教材由誰負責、怎么編纂是一個很大的挑戰;編纂好教材后各所學校對應的老師能否有效把控,確保教材效果也是一大難題;除此此外,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不單單只是學校的責任,家校共育才是解決問題的核心與關鍵,不能把重點只放在教材身上。
3.提出具體措施和建議。
(1)教育部統一組織編寫心理健康教材。教育部應成立課程研制小組、委托國家教材建設研究基地開展專項研討,立足中小學實際教學情況并參考國外心理健康課程設置,明確不同學段教學內容和標準,出臺一套權威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。
(2)明確監督責任,確保落實到位。教育部面向各學校做好政策解讀工作,提高學校和家長重視程度,課程推進責任到人,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進情況納入老師績效考核中。學校設立專項督查組,做好日常巡班和課后反饋收集工作。
(3)持續強化家長意識,實現家校共育。學校定期組織家長會,強調家庭教育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,并與家長建立長期的學生情況反饋機制,共同為孩子營造健康的成長環境,及時解決孩子心理健康問題。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